2018年5月3日上午,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召开了第二次学术委员及专家会议。
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王有为主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毛志兵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长,中南大学余志武教授、北京大学胡敏教授,浙江大学葛坚教授,重庆大学李百战院长、日本东北大学Hiroshi Yoshino名誉教授和重庆大学Andrew Baldwin教授,联合实验室主任、重庆大学姚润明教授,联合实验室外方合作主任英国剑桥大学Alan Short教授和英国雷丁大学Stuart Green教授,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刘红教授,以及联合实验室研究骨干教师和学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委员及专家会议。重庆大学副校长刘汉龙出席会议,科学发展研究院谢卫东副院长主持会议。

刘汉龙副校长代表重庆大学致辞,他表示联合实验室是教育部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出的重要战略计划,是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行动,也是促进和深化高校科技国际合作的有力举措,对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学校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多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发展。一是加强指导,凝练研究方向。二是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成果创新。三是注重资源汇聚,创新机制保障。希望各位委员和专家能为联合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问诊把脉、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今后,学校也将继续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联合实验室的支持力度。

联合实验室主任姚润明教授汇报了实验室建设两年多来的主要工作进展和运行情况,重点汇报了联合实验室立项至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国际化学术研究团队建设、重大重点国家级科研项目与国际联合研究项目、学术成果与奖励、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国际学术影响力辐射等情况。联合实验室外方合作主任英国雷丁大学Stuart Green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Alan Short教授对合作实验室的运行模式以及双方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和成果进行了介绍。他们高度肯定双方的合作,对联合实验室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联合实验室青年骨干柴宏祥教授、丁选明教授、喻伟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城市降雨径流水质水量协同调控技术与应用”、“绿色地基处理技术探讨”、“长江流域建筑室内热环境定量需求及节能技术路径”的学术报告,代表联合实验室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各研究方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在学术报告之后,与会专家们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评价和指导。首先,专家们高度认可联合实验室经过2年多的建设,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协同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显著,认为联合实验室已达到了三年建设期的验收标准,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的目标迈进。同时,专家也为实验室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他们认为,联合实验室应该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问题,进一步地凝练研究方向,发挥交叉联合的优势,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同时,联合实验室应该在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合作模式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产生示范辐射作用。
最后,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绪红院士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联合实验室两年多来的建设成果,同时也指出,实验室应加大自身队伍培养,产生更多国际认可人才;应发挥联合作用,深入探讨国际上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引领国际前沿;应发挥实验室在三峡库区的地理优势,在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希望联合实验室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认真吸纳专家们的建议,将工作落到实处,合力将实验室建设的更好,形成特色品牌,扩大国际影响,产生辐射作用。

本次会议是联合实验室在三年建设期满迎接教育部评估验收前的一次重要工作回顾和阶段性总结,为联合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方向调整、成果凝练及管理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