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国际讲坛第184讲
国际教育项目——可持续建筑环境:设计与管理(供暖空调技术)
2019年11月25日上午10时,芬兰阿尔托大学Risto Kosonen教授应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百战教授和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国际合作联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姚润明教授的邀请来校,在重庆大学SuDBE办公楼513会议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The potential of HVAC- technology for cost optimization in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s (HVAC技术在近零能耗的建筑中优化成本的潜力)”的讲座。

Risto Kosonen教授首先介绍了nZEB(近零能耗建筑)的背景,即在2020年前能够建成nZEB并于2030年前要实现碳排放减少40%、2050年前实现碳排放减少80%的目标。零能耗建筑是目前能源研究方面的重要方向。对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讲座中,Risto Kosonen教授结合实例,讲述了零能耗建筑的原理以及研究方法,具体讲解了在北欧很多具有潜力的节能技术。由于北欧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极昼的存在,所以需要开发可再生能源、研究可持续建筑。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极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季节性储能技术也有很多的应用,例如钻孔储能技术(BTES)。

随后,在谈到室内设备与空调节能之间的关系时,Risto Kosonen教授为同学们比较了集中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教授提出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即建筑物的运行生命周期。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整个运行寿命周期里,分散式更具有高效性。与此同时,教授还展示了很多关于智能控制的相关技术,这些智能控制的技术与暖通系统相结合体现了现代化暖通空调技术的理念;教授告诉大家,从空调设计不仅仅要从人体的热舒适性角度出发,还要从设计本身出发。
为了使同学们对教授讲座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姚润明教授起身对现场学生进行指导。姚润明教授指出,Risto Kosonen教授的研究对同学们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室内通风以及室内热舒适研究单方面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如何结合现代化技术、实现智能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在指导完毕后,Risto Kosonen教授亲切地为学生们解答,并为大家展示了关于研究方向的金字塔图及各种生动的暖通系统。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针对Risto Kosonen教授的讲座内容提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博士后杜晨秋问到,既然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的控制人体的各种热舒适行为从而对建筑进行实时监测,那如何才能保证不侵犯人们的隐私呢?教授回答到,这是不可控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有很多困难。例如在人体热舒适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主观意愿上的要求很难保证每个人都满意,因此有必要尽量在公共建筑进行实验。如果有在私人建筑进行实验的必要,就要提前了解该建筑的特性、征求主人的同意。所以在实验开始之前,同学们有必要了解实验地点选择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之后,在场所有同学分别陈述了自己目前所进行的或者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多数高年级同学正在进行对人体热舒适的研究,部分低年级的同学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部分同学表示该讲座当中提到的智能控制技术会对自己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随后,姚润明教授针对这次讲座的核心重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做研究时要学习Risto Kosonen教授在讲座当中提到的研究方法,细心完成每个研究步骤并时刻注意将研究方法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
讲座最后,在座所有同学纷纷向Risto Kosonen教授表达了对其研究内容的兴趣,以及这场讲座对自己研究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
Risto Kosonen个人简介:
Risto Kosonen是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霍尔顿团队技术主管,芬兰暖通空调协会联合会主席,国际暖通空调技术委员会会员,曾任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 建筑能源研究组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室内空气调节、建筑能源系统和能效评价、高性能建筑服务等,主持EU-FP7、Renew FIN 多个国家和欧盟项目,任Applied Energy、ASHRAE Journal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2018年获欧洲REHVA专业技术奖(技术研发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