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绿色建筑(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Low-carbon & Green Buildings, MOST
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Green Buildings & Built Environments, MOE

《建筑冷热源》课程建设第一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筑冷热源》课程于2022年8月20日下午在虚拟教研室(B版)召开了课程建设第一次工作会议。来自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50余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工作会议。

        课程负责人重庆大学李百战教授首先介绍了《建筑冷热源》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预期成果等基本情况;重庆大学喻伟教授以重庆大学《冷热源工程》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的知识单元与知识点;清华大学石文星教授介绍了对建筑冷热源课程知识图谱的构想,并阐述了建筑冷热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冷热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各位老师修改、完善。

        接着李百战教授组织全体参与教师对建筑冷热源课程知识图谱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交流活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姚扬教授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冷热源课程的基本情况及新版《建筑冷热源》教材的最新进展;丁云飞教授介绍了广州大学冷热源课程的情况,并阐述了对于建筑冷热源课程知识图谱构建的见解;天津大学张欢教授阐述了对知识图谱构建的看法和要求,强调了《建筑冷热源》课程应通过冷热源方案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并指出虚拟教研室应强调互动,如虚拟答疑、虚拟慕课、虚拟实验室等。

        会上,石文星教授作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探索——以建筑冷热源慕课为例”的分享,介绍了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在线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等内容;课程负责人李百战教授对工作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课程建设的规划作了展望,课程组下一步将开展如下工作:建立核心工作组和秘书组、开展双碳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建筑冷热源知识图谱、开展虚拟教研室线上及线下活动等。最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欢教授对《建筑冷热源》课程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期望与要求。



上一条: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西南地区健康建筑技术规程》第二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条:教育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召开启动会议

关闭

重庆大学 低碳绿色建筑(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Chongqing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E-mail: sudbe@cqu.edu.cn
网站许可号 渝ICP备0500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