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城镇建筑功能提升
开展生态城镇建筑功能提升和生态规划研究,包括功能行为模式与功能空间标准、生态化设计及规划标准,建立生态城镇功能提升及规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构建生态城镇建设技术系统,提出生态城镇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估技术方法。针对典型山地城市和三峡库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敏感地域,开展城市土壤中典型污染物来源、迁移及背景值研究;城镇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城镇受损退化生态系统评估体系构建、修复研究;城市生态屋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生态城市等不同尺度上的城市“再自然化”路径及野生动植物生境创造技术、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开发及城镇可持续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技术研发等。
(2)水资源保护与安全
开展城镇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环境健康与安全的研究,包括城镇水资源管理和安全可持续利用、水生态规划和修复、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水环境健康和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重点针对长江经济带山地城镇和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敏感流域,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村镇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研究;河流水污染流域系统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湖库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原理与技术研究;城镇景观水体管理、污染水体整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与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生态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人工湿地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与研究等。
该平台拥有仪器设备总值逾1000万元,主要实验平台包括水处理分析平台、生态修复实验平台等。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