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工程结构及建造方法
开展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再生混凝土材料结构、竹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化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结合超高层、大跨度、轻质高强、装配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开展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装配式轻型钢结构房屋、新型钢结构体系建筑技术研究,研发基于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的新型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结构及设计方法。针对绿色低碳化建造技术体系,研究建筑结构体系的节能构造、建筑结构低碳发展、新型围护结构性能优化等关键问题。重点研究集成能源应用的地基应用理论与方法,地震环境下陆域吹填珊瑚礁砂液化机理与微生物加固,地基结构性能优化与地热能综合应用技术;山区城际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及加固关键技术,节能减排刚性桩应用技术,建筑结构减量化的低碳效应,结构体系的BIM优化技术等。
(2)建造安全与保障
开展绿色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建立高效经济、安全适用的建筑安全施工方法;开展桥梁安全检测、评估与提升研究,轨道交通建造安全、生态安全研究等。开展极端气候条件、强震作用等自然灾害及火灾、爆炸等人为灾害情况下绿色建筑结构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研发新型抗震、抗风、抗火及抗爆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趋势预测算法为平台,探讨传感器在重大工程中的优化布置,进而建立绿色建筑结构全寿命的安全评估方法和长期服役性能分析方法,揭示建筑和地下结构灾变机理,研发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及信息化、大跨度及复杂结构施工期结构分析及测控技术,提出绿色建造安全保障措施。
该平台拥有仪器设备总计750多台件,总值逾4000万元,主要实验平台包括多功能地震模拟振动台、拟静力/动力试验平台、复杂结构灾变行为研究平台等。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